国殇墓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泸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全园占地面积38774.5平方米,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 、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等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园内立有3346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腊戌、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
80年代,腾冲政府对国殇墓园进行保护性修缮,1984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管理机构; 1987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1995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积极响应国家四部委《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于9月14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2011年6月,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