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检察新媒体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头条
        检察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我与二甫的不解情缘——《走进二甫》创作谈
        时间:2018-08-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还没有到过二甫时,就对二甫有了一定的了解。二甫精神犹如闪电总在我脑海里闪现。我还在昆明军事法院工作的最初两年,就走遍了除二甫之外的数千公里边防线上的每个连队,每个前哨排,每个前哨班。唯独没有到过绿春的这个脚踩两江、眼望三国、用青春和生命铸造了二甫精神的边防连队。我在心里一直企盼,如有机会,我一定去看看,去感受一下。 

          1994年的6月5日,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当时的边防团朱政委总算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也是他下令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员决不允许再走路进二甫规定的第一人。那年我三十八岁。 

          小黑江边大塌方处,我们下车步行。 

          头上,是随时有可能滑下来的成百上千吨的滑坡体,脚下,是深不可测的小黑江水。我们小心翼翼地爬行而过。我甚至后悔不该走进二甫,因为我怕万一出事连累营首长派出护送我的一个排长和两个战士。 

          峡谷里的6月,热浪滚滚,湿热阵阵。我们一行三个艰难地走着,走着,很快喝干了三个军用水壶的水和一军用水壶的酒。感觉就要中暑了。 

          数公里没有见到一个身影。只有我们四个人在峡谷里穿行。 

          衣服都被水浸透了,贴在身上,浑身难受得要死。 

          走到小黑江桥处,突然一阵狂风,一阵急雨,我们几个人都成了落汤鸡。 

          过了江桥一两公里处,路面上有泥水漫过,头顶的远处,有轰隆轰隆的声音由远而近。“快跑,泥石流来了!”富有经验的年轻排长大声喊道。我们四个人刚从那段泥水里冲过去,后面滑滑拉拉地泥石杂草奔涌而下,堆满了道路,滑下了公路下侧的深沟。虽然有惊无险,但过后想想也是后怕。 

          这就是二甫的雨季。道路塌方中断,泥石流肆虐,二甫真正成了高原孤岛,官兵的生活保障就困难重重。 

          暴雨过后,大太阳又挂在头顶。我们仍得艰难前行。 

          路边有一台老百姓的手扶拖拉机,看到我们浑身湿透的样子,驾驶员主动提出来要带我们一段路。我们爬上了拖拉机,感觉那几公里的拖拉机比现在在城里坐宝马、奔驰等豪车的幸福多了。在半坡乡叉路口,向驾驶员道了声谢,我们于傍晚到了连队。 

          晚上,又下起了雨。怕第二天走不出去,我当夜在连队上法制教育课。讲到一半时,电灯灭了。过了一会儿,有兵向连领导报告:柴油发电机的皮带轮断了,要到绿春才能买来换。最快也得一个星期。 

          黑暗中,我突然问了一句:什么是二甫精神? 

          “艰苦创业,守好边关,甘受孤寂,国强心甘。”官兵的声音洪亮而整齐。 

          黑暗中,我流泪了。为战斗在高原孤岛二甫官兵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写写他们,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二甫,知道二甫精神。 

          第二天一早要离开连队时,在和文书田小卫交流时,得知他也爱写作,我对他说,以后有空时你给我提供点连队官兵的素材,我来写。 

          和田小卫的约定,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彼此都不再年轻时,终于再续前缘。他真的给我提供了连长陈家光、指导员王德信、副指导员邢德昌、班长付继东等不少于十个人的素材,有的细节他已用娴熟的文学笔法写得引人入胜,为我的《走进二甫》增添了不少亮色。 

          那次离开二甫后,我写了一篇散文,名字就叫《走进二甫》,在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上发表。 

          2017年10月25日,我将《走进二甫》一文修改后,以“走进高原孤岛二甫”为题在我个人微信公众号“红土高原”上推送。 

          我没有想到,一篇文章会引来如此多的人、尤其是在二甫连队当过兵的战友的关注,才会有今天《走进二甫》一书的出版和发行。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今天到会的原二甫连连长陈家光这样跟帖说:“离开二甫山刚好20年。20年了,对二甫的牵挂从未断过。毕竟,那是我曾经带过的连队。二甫的艰苦源于路,因路而孤,因孤而苦。二甫的故事,大多与路有关。读罢此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二甫山,回到了那个锻炼人,造就人,激励人,培养人的连队。感谢作者对二甫山的长期关注与支持!二甫连队的发展进步,是一茬一茬官兵奋斗的结果,也是各级领导,各界人士长期关心支持的结果。愿二甫连队,蒸蒸日上!愿二甫过去和现在的所有战友,永远保持和发扬二甫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于是有了后面接二连三的文章的微信公众号的推送。 

          在和曾经的二甫官兵的交流联络中,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为二甫官兵用青春和生命铸造的二甫精神,为二甫官兵离开二甫山后,融入地方经济大潮中的不屈不挠意志,为战友情一生情的坚守。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期间,当得知烈士唐建新父母26年未能到绿春给儿子扫墓,至今家境条件仍不好的情况时,我和二甫兄弟一家亲群里的战友们一起发起了帮烈士父母圆梦行动,大家纷纷捐款。今天到会的刘春从贵州开车到昆明、大姚的张明也开车到昆明,山东的刘德生在成都和烈士父母同机关照,于今年的3月20日——唐建新牺牲26周年祭日时,一行战友护送烈士的家人在绿春唐建新扫墓,并前往二甫连队,为培养出唐建新烈士的连队赠送了一面“二甫精神代代传”的锦旗。80岁的烈士父亲脸上浮现了笑容,在连队的座谈会上,高兴地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等革命歌曲。在长水机场,今天到会的王若山,对烈士父母的承诺也代表了二甫官兵的承诺:“建新的父母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会象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照好你们!”此情此景令人激动不已。 

          今天这个时代,需要正能量的传递。需要将二甫精神发扬广大。 

          将文学和新闻有机结合,真人真事真情,是我创作《走进二甫》一直坚守的良知。 

          感谢律风文化传播公司的董事长曹春风律师、总经理李文云、曹春秋等人,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促成了《走进二甫》一书的出版发行。 

          感谢云南省网络文化协会李翔昌秘书长、赵立理事等理事的密切关注,是他们最早提议召开这么一个会议,对《走进二甫》一书进行研讨,将正能量继续传递,从而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的精神落到实处。 

          感谢二甫山,感谢二甫连队走出的官兵战友的关注和支持,没有二甫官兵的光彩夺目的可歌可泣的壮举,就不会有《走进二甫》一书的出版。 

          感谢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