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乡村,主要有打歌、跳菜、耍龙玩灯和朝山祭祀等文化娱乐活动。
打歌,是一种群众性娱乐方式,在南涧境内广为流传。凡是彝族聚居的村寨只要有婚丧嫁娶和喜庆节日,全村男女老少,都以三弦、笛子、芦笙伴奏,一圈一圈地围着火塘边歌边舞,尽情舒展内心的喜怒哀乐。南涧彝族打歌,套路繁多,内容丰富,常见的有“四步行走式”、“六步六行式”、“六步颤动式”、“踏步两翻两转”、“跳步两翻两转”、“三翻三转”、“全翻”、“板桥翻”、“正喜歌”“三跺脚”等,打歌随音乐节奏而变换步伐,舒展激情,表达情感。
南涧跳菜艺术,以国内独有,世界唯一的艺术形式享誉海内外。这种源于母系氏族时期、盛行于唐代的民间敬奉行为,已经从植根于乡间的上菜礼仪,演变成一种粗犷豪放、酣然自若的舞台表演艺术。跳菜的动作有喜鹊蹲窝、苍蝇搓脚、公羊顶架、鹤立松尖、斑鸠找伴、狂猴追月等。舞台跳菜把南涧彝族同胞与生俱有的豪迈爽直、坚毅刚强、昂扬向上的性格,以及崇拜龙虎图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流传于南涧境内无量山与哀牢山交汇处的一种带有娱乐性的集体驱神舞蹈——《哑巴会》,又名哑神舞,引起了国内外民俗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媒体竞相报道,每年的会期,盖瓦洒村都会成为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热点,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二月八,到南涧公郎镇盖瓦洒看彝族“哑神”之舞,已成为了春天最热的话题,也成为无量山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的一大看点。
朝山,又称山会,是南涧乡村居民的一种公共祭祀活动和社交活动,是南涧各族人民对养育自己的大山和天地自然的朝拜。朝山活动范围,已不再象“打歌”和“跳菜”那样,局限于各个自然村落,而是一村或数村居民,如约到某座山上的聚会,其规模和隆重程度要大大高于一村一寨的聚会,堪称民间文化盛会。有名的山会,赴会者八方云集,空谷喧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山会之日,人们除了买卖各种商品和烧香祭拜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打歌、对调、唱情歌,看山、看水、会朋友。会场上预先梳洗打扮,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都会尽情释放激情,拥抱春天,将往日的高兴与快乐、烦恼与忧愁播撒在绵延的山野,再吸纳大山的广博与深远迎接未来的生活。南涧境内较有名且人数较多的朝山会主要有:农历正月初一和三月二十(子孙会)朝灵宝山,二月十四朝排山,五月初五(端午节)朝黑龙潭山(杨梅会)、芹菜塘山(杨梅会)、阿诺密山(桑王节),八月十五朝达子山。南涧一共有多少山被人朝拜,无人统计过;南涧人谁也不敢说,自己到过每一座被朝拜的山。
庙会,也是南涧参与人数较多的文化活动。南涧的庙宇建筑各不相同,有的规模宏大,有的仅能遮风避雨,庙内诸神,各有侧重,有的以佛为主,有的以道为先,有的重视儒学。多数庙宇都有儒道释共存的现象,有的庙宇兼有道家天尊,儒家圣人,佛家诸神,财神山神,土主本主等神灵的牌位及塑像,只要有人愿意跪拜,只要朝圣者的需要,寺庙就会有相应的神灵,据说,道教名山灵宝山庙宇中,甚至还有毛主席等领导人的神位供人朝拜。南涧境内规模较大的玉皇阁、白云寺、火龙庙等庙宇,都是诸神合处的庙宇,另有文庙、清真寺、锁水阁、观音阁等庙宇已经修复完毕对游客开放。庙宇做会期间,与会者就会到特定的庙宇中烧香还愿,他们一般有求财、求学、求子等愿望,而绝大多数人则是图热闹,看稀奇,前去游览玩耍。其中的南涧文庙,每年的农历9月28日“祭孔日”这天,都会举行规模较大的祭孔活动。
赶药街,是南涧境内长期形成的民间节会活动。在南涧的端阳节民族民间习俗中,有“百草入药”和“癞蛤蟆躲端阳”的传说,民间有不少知晓中医药理的人,都会在端阳节前几天,上山采集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植物,到药街上出售。每年的“端阳节”(农历5月初5),县内以公郎街为主的药街,就会成为中药材和喜好中医的人们聚会的场所,人们都能在药街购买到地道的野生中药材。
南涧的节会活动,已经成为繁荣民族民间文化,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载体。